正式成案
2022年8月31日公布“中华民国112年度国防部预算案”中,“新一代巡防舰”确定全案由“轻型巡防舰”取代,“新一代巡防舰”(使用四面固定式阵列雷达),在预算金额245亿4,900万元、科目与执行期程不变下,将“新一代巡防舰”降级为1,500至2,000吨级“轻型巡防舰”(使用旋转式阵列雷达,舰种对应小型护卫舰),因应海军战力空隙需求[29]。
2022年10月11日公布“海军新一代轻型巡防舰建案规划”专案报告中,提及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历来多次之绕台行动中主要派出053H3型护卫舰、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056A型导弹护卫舰等吨位较少之军舰,造成兵力运用受限,因此改建2500吨级之轻型巡防舰,海军预计于2025年获得防空型之原型舰,2026年获得反潜型之原型舰[30] 。
2022年10月12日,立法院专案报告中,据海军司令部参谋长蒋正国中将回复,除了建造2艘原型舰,预计再造10艘后续舰[31]。
2022年12月22日,公告招标文件的公开阅览,2艘原型舰总预算约200余亿元,战系委托中科院,船体载台采国内公开招标进行,2艘原型舰建造经费为90亿5000万元,分别为防空型为46亿元,反潜型为44亿5000万元,其他预算为导弹、雷达与战斗管理相关系统的采购与整合费用。舰体采单体船型、采雷达匿踪外型、舰体结构上铝下钢[11]。
2023年4月,海军“防空型”与“反潜型”轻型巡防舰原型舰,经二次开标作业后评选结果,由中信造船集团得标建造[21]。轻型巡防舰的作战管理系统(CMS),由中科院通知美商洛马公司,采用CMS-330战斗管理系统,与加拿大皇家海军“水面作战舰艇计划”所选用的系统相同。
2023年5月8日,国防部正式公告由中信造船集团以90亿5千万元台币得标,将自5月12日正式履约。预计2026年10月底完成“防空型”与“反潜型”两艘原型舰交舰。
2023年6月,据媒体指出,精算后发现原型舰的舰长超过原规范的100米,吨位满载将超过2500吨。海军高层证实舰长会超过100米,海军坚持长度不能超过110米,若超过110米,其吨位将会逼近舰长125米的康定级巡防舰,因舰体长度与吨位对军舰的最大航速互有影响,至于该舰真正吨位大小,海军与中信船厂密切讨论期望在6月底前定案后,才能进入细部设计的阶段[32]。
2023年7月,据媒体指出,相关单位就作战任务特性所需武器配置提出的报告,若维持满载排水量在2500吨、舰体全长在110米以下,内部空间将接近饱和,不利于未来进行性能提升。海军与中信造船集团就作战需求与武器系统等相关规格讨论后,海军同意提高吨位上限,新一代轻型巡防舰以排水量近3000吨,全长近120米定案。将请国外专业公司进行外观与内部设计,并绘制建造施工图,若一切顺利轻型巡防舰原型舰(防空、反潜两型)设计图将于2023年8月底前完成,届时将与康定级巡防舰吨位相当[4]。
2023年8月底,海军轻型巡防舰经海军内部评选后,由美国吉伯斯与寇克斯设计公司(英语:Gibbs & Cox)来设计海军轻型巡防舰的舰体载台,轻型巡防舰外观类似美国星座级巡防舰的缩小版[33][34][35],基于后勤维修的一致性,将采用GE的LM2500燃气涡轮发动机,若一切顺利可望在9月底前完成细部设计[36]。
2023年11月17日,中信造船集团举行防空型原型舰建造开工典礼[37][38]。
2024年1月16日,中信造船集团举行反潜型原型舰建造开工典礼[39]。
2024年11月4日,中信造船集团于高雄市旗津区新高厂举行防空型原型舰安龙典礼[40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