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全才的辛弃疾在回到南宋之后,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,能够被朝廷委以重任,带领军队去北伐,去收复中原。他只是被朝廷授予一些闲职。后来,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,逐渐升职,他被授予了滁州知州、江西提点刑狱、湖南安抚使等职位,但这些职位都是地方官,跟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。不过,辛弃疾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北伐中原、收复失地的理想,他曾经创办了飞虎军,想着一旦朝廷有需要,就可以派上用场,带领着他们上阵杀敌。可惜,没过多久,辛弃疾就被监察御史王蔺检举,说他“用钱如泥沙,杀人如草芥”,说他“奸贪凶暴”,朝廷于是就罢免了他的官职。被罢官之后的辛弃疾,住在位于江西上饶(古称信州)的大宅子里,过起了了隐居的生活。虽然不做官了,但是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,眼看国事日非,自己无能为力,恢复中原的壮志难酬,愁绪无法排遣,于是就在去博山游览时,写作了这首词。
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 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!
丑奴儿是词牌名,书博山道中壁是题目。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少年指作者年轻的时候。年轻时候的辛弃疾风华正茂、涉世未深,乐观自信但想法单纯,所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愁,却喜欢登上高楼。层楼的意思是高楼。那他为什么喜欢登上高楼呢?作者紧跟着就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强在这里是竭力、极力、硬要的意思。喜欢登上高楼,是因为要写新词,没有愁也要勉强说愁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现在,尝尽了愁的滋味,想要说出来,却因为种种顾虑而不得不停止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一生力主抗战,恢复中原,却一直被投降派所打击,空有满腹才华却不能施展出来,这其中的愁闷凄苦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得到。这时候的“愁”不是辛弃疾自己的离愁别绪,而是忧国伤时,报国无门之愁。他想报效祖国,想收复失地却不能,壮志难酬的他在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,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,因此他不能直说,只能停下来。
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!想说愁而又不能说愁,只好说“天气凉爽好一个秋天啊!”
这首词,作者运用对比、反复的手法,突出渲染了一个“愁”字,并把它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。少年时期不谙世事,喜欢登高,为了写作新词,没有愁苦也要勉强说有愁苦;成年以后,历尽世事沧桑,满腔愁苦,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诉说了。“却道天凉好个秋”,表面看起来很洒脱,但实际上却十分深沉含蓄,生动地表现了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感情。作者反复品味着愁的滋味,在自嘲自讽之中,写尽了人生的无奈。
二十年专注文言,读经典,学文言!
各年级学习资料分享“微信”群上线,请添加微信:xuziyue0007 (陈老师),备注申请:“姓名+年级+地区”,邀您入群。
关注视频号,学习更多有用的古诗文知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